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知味悟语】危机中的教育 润物细无声(三)



开课第一讲主讲人:何煦

疫情之下

一首诗 一封信 一堂课

五碗智慧汤

用不同的方式传达我的思念与期待

云相会第一期

开学第一课

第三讲线上课堂

开始



    第三讲来啦!

三月的风 柔柔拂面

三月的梦 满是香甜

三月的课堂 温暖如春

三月的“云相会”

以最美的姿态

不负春日好韶光

愿今日的分享成为三月最好的开始

也愿本期开学第一课

最后一讲

如您所期

解您忧愁

      开篇语:

       2月27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强调,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开园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亲爱的家长朋友,您的焦虑是否又添一层?长时间停课宅家,您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是否陪伴孩子的无助感日益滋长?尽管幼儿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线上育儿支持以及打开手机就能看到的琳琅满目的各种抗疫妙招、专家讲座等,但是毕竟不能代替幼儿园完整专业的教育,这既是广大家长们的焦虑同样也是幼儿园的担忧。如何才能避免产生以家庭为中心的亲子交往可能带来的幼儿情绪乃至行为习惯等问题,帮助家长科学有效的度过这段无限延期的亲子陪伴?这正是幼儿园思考如何提高家园共育质量的契机,于是有了今天的第三讲《危机中的高质量陪伴》。

首先,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我从陪伴的三种形态说起,根据我个人的教育经验,把家庭中的亲子陪伴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形在神散型、形神俱散型、形神兼备型。

第一种形态,属于假装式陪伴,简单点说就是人在心不在,有陪无伴。这应该是现在许多家庭陪伴的形态,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陪伴孩子了,这其实是一种无效陪伴,因为并没有实际投入感情和思想去面对孩子。

第二种形态,属于缺位式陪伴,简单来说就是人和心都不在,父母的陪伴缺位。隔代养育陪伴与社会性培训教育组织取而代之成为儿童成长的主要陪伴群体,这是最危险的亲子陪伴形态。长期父母缺位,导致亲情稀释、安全感缺失,一旦有一天亲子长时间相处在一起,彼此都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带来教育的负面效应,比如:补偿式的溺爱和无端满足,以及无策的简单粗暴和急躁等等,皆有可能。

第三种形态,属于共情式陪伴,简单来说就是人和心都在,父母的眼里、心里全是孩子,与孩子能产生共情和共鸣,这是最好的陪伴形式,也是我今天谈到的高质量陪伴。

其次,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呢 

我从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三个层面分别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1.幼儿园怎么做?家园共育质量是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此次疫情正是提高家园共育质量的良好契机。

首先,园长要有敏锐的思考和行动力。园长作为教师的教师,对于突发事件带来的教育突变要有敏锐的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独立的思考和辨析的能力,以及敏捷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要以身作则,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从教育经验走向教育理念,从教育思考走向教育思想,引领全园教师和家长共同应对。比如,我园在抗疫教育中开启的“智学、智趣、智创、智言、智育”五智模式就形成了独特的光华经验,可谓是奉献给家长、教师的五碗智慧汤。具体为:

有选择的自主阅读书单,开启智学模式;

有意义的宅家亲子游戏,开启智趣模式;

有创意的绘画大赛,开启智创模式;

有思想的原创儿歌征集,开启智言模式

有质量的延期开学线上指导,开启智育模式。

其次,幼儿园要培养教师的家园沟通胜任力。提高教师家园沟通胜任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疫情期间,幼儿园以多种形式的线上教研等方式持续培养教师的家园沟通能力,比如如何设计线上育儿支持的内容?用什么形式、方法进行育儿支持?如何向家长进行定期回访、沟通、融情?如何培养在沟通过程中的倾听、理解、共情、表达与交流技巧等。

        2.教师怎么做?教师是联系幼儿园和家庭的纽带,是家园共育工作的具体施行者,是家园共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人物。

首先,要了解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例如:非常时期带来的教育契机是什么?这些教育契机能够带给幼儿什么教育价值?如何基于发展、基于《指南》,利用教育契机开发相应的活动,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在第二讲里我已举了不少例,这里不再赘述。

其次,要积极回应与引导家长的问题。班级教师应充分利用线上交流的方式(班级QQ群,微信群)以及每天定时的线上推送,有效指导家长科学育儿、高质量陪伴。指导的关键在于解决家长陪伴孩子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与捕捉、倾听与理解、对话与引领,班级教师可充分利用好班级的优秀家长资源,发现优秀做法,在班级进行推广,通过相互学习、借鉴加以有效植入,实现异质互补。

      3.家长怎么做?家园同步是最好的做法,在幼儿园推出的“区级+园级+班级”的众多资源包中合理选择内容陪伴孩子,不建议家长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教育负担,让孩子负重前行。

此外再给家长“三个一”的建议:

        一是,要有一颗孩子的心灵。这是高质量陪伴的第一步,父母积极热情参与,但主角必须是孩子。父母学会把自己变小,变得和孩子一样小,让时光穿梭机回到童年,想想自己的童年,什么玩法最令人快乐?想想和父母相处,什么方式最令人接受?努力拥有一颗孩子的心灵,和他(她)在同一个视角看待事物,站在孩子的立场换位思考,与他(她)共情,控制自己引导太多、教导用力,和孩子一起的时光,不要变成家长独断专行的时光,多倾听,去探索孩子一百种语言的奥秘和精彩!

       二是,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即观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孩子的种种行为,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不打断他们的语言和手中正在做的事。我给家长的建议是用好一部手机、一支笔,做一本孩子的观察日记。苏霍姆林斯基说:“写观察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

      三是,要有一份淡定的心境。长时间的陪伴中难免有急躁、有焦虑,因为过去没有发现的问题和缺点在这段时间全部暴露。其实细细一想,家长为何会焦虑?就是因为每个家长心里都住着一个美妙的孩子,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天赋异禀的优秀孩子,但事实上,孩子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是数学小天才,有的孩子是生活小达人,有的孩子是阅读爱好者,有的孩子是制作小能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孩子是天生存在智能差异的。无论孩子属于哪种智能型,他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未来多元发展的时代里,每个孩子都会有适合他的机会和平台。所以学会欣赏、学会认同、学会接受,放弃心中那个美妙的孩子,用一份淡定的心境接受身边这个平凡而真实的孩子吧。放弃了这个美妙的孩子,您就放弃了焦虑,放弃了这个美妙的孩子,才能让每个灵魂放声歌唱。

       一颗孩子的心灵,一双发现的眼睛,一份淡定的心境,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敬畏孩子,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他们一定会带给您惊喜和精彩!